竹嶺少年阿誠

甘子煌

  • 一張小板凳
  • 三年竹中生
  • 四十載一聚
  • 未來無線好



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

● 一張小板凳


這張摺合小板凳,從上竹中後就有了。在校時,大概就是學校動員月會時,會騎車帶到學校去,大家排排坐。後來,母親覺得好用,就把它留在身邊。一路跟著母親從新竹、到台北,從大安區、到信義區。九二一那年,母親到醫院做胃鏡檢查,意外引發蜘蛛網膜下出血,就此與世長辭。這一張摺合小板凳就又回到我的身邊,直到如今。螺絲沒了,黏上塑鋼土!原有的卡其布也換成了軍綠色…新漆舊幾回,漆了又漆,斑駁猶在,堅固也依舊,它還能挺得住我一身的老態…

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

● 三年竹中生


一條路,東山街,三年又三年。頭三年,每天經過竹中校門右轉到培英。再三年,就直直騎上東山街底。對竹中是再熟悉也不過的!何況當我在讀國中時,三哥就正在讀竹中,而二哥也剛從竹中畢業正在唸大學!大哥則在竹中與台北工專間選擇了台北工專。這種現象,一家數人都是唸竹中的,也似乎是蠻普遍的!但其實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!那一年,我們培英三八有四十幾位同學都考上了竹中!


這一年,聯招簡章沒有說的,是我們竟然是辛志平校長的最末代學生!辛校長就只給我們一個學期的時間,於民國六十四年二月一日就屆齡退休了。短短半年的時間,我們這一群『小海雞』,一早在操場,在他一聲令下,做『糟糟』,或在教室旁撿到圾垃,衝著我們的值日生要找『雞雞摟』!充滿著濃濃的鄉音,但我們對他的尊重與懷念從未稍減。很多同學都還記得由辛校長帶頭做的勞動服務課!難怪後來我到了東海,滿滿一年的勞作制度下,不斷重覆地掃校園、清廁所、掃教室、洗餐盤,也並不覺得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。還包括才上高中,就需要背著書包換教室。一到下課時間,整個校園就變得很活潑、有活力,到處有人走動。當時覺得很新鮮、有趣!只是我們還不知道,以後的大學生活即是如此,這已經跟上大學時一樣了!聽說這個現象,是因為教室不夠,正在蓋新大樓的關係。其實,像音樂、工藝、美術、地科,以及實驗課,也都有各自專門的教室。這一段日子並不長,好像隨著辛校長的退休,或是新大樓蓋好之後,就沒有再換教室了。


學校的校歌,以『五育並進,毋怠毋荒』結尾。這是德育、智育、體育、群育、美育!在竹中,每一科都可以『當』人!如果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,被『當』了,那還沒話說!但是如果是因為游不動、音樂拍子不會打、蘭花葉老是畫平行,而被『當』了!那就壓力大了!就聽高一班長陳鴻介回憶道,早上第一堂的音樂課,眾人忙著敲桌打拍子,沒聽到朝會鈴,以致於全班都沒去升旗!壓力之大可見一斑。但是,就是經過了這種種不同的磨練之後,在潛移默化之下,彷彿讓自己的觸角也有各種不同的延伸與探觸,而發現到自己的潛能與新天地。所以,也許我沒有游得更快、唱得更好、畫得更美,但是至少我游過、唱過、畫過!


高中生,沒事不會惹教官。那次的大盤帽事件,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。我因為騎車進校門時,大盤帽不在頭上而在手上,被李鵬教官攔下,以服裝儀容不整登入記警告的名單之中。當時,班導師是體育老師陳華榮老師,剛好帶隊比賽而委由一位新來的教官代理班導。就在當週的生活週記上,奮筆疾書地把此事的緣由從頭說起。這位新教官也找我面談了,最後也把這個警告給消掉了!到了高二,有一次國文老師郝昌祖說,這次的作文沒有題目,你們自己想一個!這是我歷來作文最好的一次,寫的是一段到內灣去的遊記。高三時,生活週記,大概除了一週的國內外大事之外,其他欄位都被我挪來寫自己的東西。感謝當時班導張大揚老師並無異議與對我的包容,或是老師也想知道故事的結局到底是如何?這期間,承呂鳳林教官的指示,忽爾又化身為糾察隊的一員,被指派到新竹火車站旁地下道的出入口處站崗,其實就像是一名站哨的衛兵而已。只是需要比平常起得更早,頂著一絲寒風及時趕到火車站地下道口,掛上糾察的臂章,看著同學們從火車站出來,經過地下道往竹中的方向行去。而竹女的女生也從我的眼前飄過…


竹中三年,竟一年一個班,一恕、二樸、到三誠,原以為這是蠻特殊的經歷!這次有幸加入籌備會,才知道很多人都有換過班級,或多或少。只是三年三換,三年下來還能始終同班的同學就只有四位了,王祈順、丘善文、李昌碩和我而已!不過,三年三個班,再加上從培英一起考進來的同學,算算在竹中認識的人也該有近兩百人了!只是相識太多,相處太少,會不會緣份就變薄了?多年後,與陳輝宏在臉書上相遇,是他主動跟我說,我們二樸同過班喔,還讓我一喜!最近,為了籌備會,連絡了一位黃泓雯,事後他跟我說,我們一恕同班耶!更是吃驚!很多竹中往事已似流水,但有緣人相認永不嫌晚。


但是,我記得的全班缺席朝會的版本,就跟陳鴻介的不同。那已是高三時,在三樓最遠離操場的邊間的最後一間教室,一個朔風呼呼狂吹的冬天。眾人聽不到外面的腳步聲,也沒有人有警覺,就這樣全班沒有去開朝會。我會記得的原因很簡單,因為三年的全勤就沒有了!難不成竟是因為我那個警告一直都還掛著…

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

● 四十載一聚


時序匆匆,就來到了丙申年小雪之後。有一天,接到謝燕村的來電。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要畢業四十週年了,謝燕村為了畢業四十週年的籌備會正在找尋各班的召集人。當然,我們班的首選就是南茂的老董鄭世杰,就像講到智班時一定會提到柯文哲一樣。但是位高權重事情忙,反而不見得適合抛頭露面,為平常事操盤。


籌備會的事情也很簡單,就是找人、找人、再找人。等著辦同學會、陪老師出遊、輯編年刊,以及年度的校友會會員大會。這整個籌備會從無到有,到按計劃一件一件進行,謝燕村居功厥偉!榮任總召一職也當之無愧!


我自竹中畢業,高速公路新竹到台中猶未通車,搭上中興號沿著海線往台中東海。同一時間,因父親工作北調就舉家同步北遷,新竹就已無家可歸,再回頭已是台北城!高中同學們也就都失聯了!因此,參加籌備會是有點心虛虛的!未幾,籌備會就希望各班成立各班自己的LINE群組,並展開集人數、拼紅酒的比賽!有的班,像三信,早已成立多年,直接晉級較困難、人數門檻較高的第二輪,把第一輪留給新成立LINE群組的班級去爭排名!我近乎絕望的看著謝燕村,我們班根本還沒有LINE,且我手上連一個同學都沒有!謝燕村說,我們一起努力!


但無中生有,還是得要靠自己!首先想到的,還是一起走過三個班級的四位同學!網路給我王祈順的一個email,就發一封信過去,沒退、也沒回!網路又告訴我,丘善文在笙泉幹老總,圖文並茂地給了我很多他在業界的消息,唯獨沒有能夠直接跟他連絡的方式。換個方式,在笙泉的網站上,找個發言人的信箱,把信發過去。哇!四十年不見的老同學回信了!總算有個開端了!


攤開畢業紀念冊,算是福至心靈,想說就從後頭往前開始找起吧!就是你,魏廷僖,臉書有你!隔兩個,謝焸家,也在臉書上!就這樣一個一個在網路上搜尋,但是也不是這麼好找,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同學是連網路都找不到的!也慶幸自己並不是從頭、不是從古仁城這頭開始找起,那就要失望更多人之後,才能搜尋到有回應的同學!如今,至少『竹嶺少年阿誠』的LINE群組,正式成立了!魏廷僖也幫忙把王祈順跟羅國誌(茂洋)拉進了群組。丘善文也把孫積永跟鄭世杰拉進了群組。


歳次更迭,年關將近。找人的工作仍然在持續進行著。又是靈光乍現!雖然我在新竹已無家可歸,想同學們也許還有人會回新竹老家過年吧?於是畢業紀念冊翻到通訊錄,也不管它路名如今看來是如何的怪異,除了像竹北市、香山區等之修正外,就逕自大宗郵寄了尋人啟事通知單!林永吉跟呂文基(俊億),就是這樣在新年期間自動歸隊的!呂文基(俊億)還順便拉了一個沈朋源進來。後來點算陸續被退件的通知單,也不過才八、九封而已,其他的通知單盡皆石沉大海,也不知是信到了已無此人,還是連郵差都懶得理會了?


由於本身已加入校友會的永久會員,故從校友會的網站上,還發現到有一個可以查詢校友及師長名錄的網頁。透過這個頁面,找到了李昌碩,並得到了他公開其上的email,也跟他順利地取得了連繫!也幾乎在同一時間,謝燕村透過劉繼茂也有了李昌碩的LINE,並轉了給我。同樣透過這個資料庫,我也幫智班找到一位黃泓雯,並推薦給謝燕村當智班的召集人。殊不知,黃泓雯其實是我一恕的同學!


因緣因此分兩路,除了我們四個從一恕就開始同班的,一恕的同學也似乎變多了!像黃泓雯、班頭陳鴻介、培英同班的陳盟暉,再陸續找到了張季仁、陳富銘、羅世楨、陳金鵬、陳達仁、王興堃等,所以我們又另開了一個『一恕同學會』的LINE群組!話說從頭入竹中,往事回頭求證中!許多事件與人名,總要三個人都說是了,才算是了!


接著,邱光模、馮堯相陸續也從臉書的Messenger有了回應。馮堯相還幫忙拉進了許源隆。何仁富及吳鴻輝是透過email。許佳振既在臉書上找到,也寄了封email到他系上,然後就突然在LINE群組裡看到他了,不知道他是透過哪個連結進來的。然後,何仁富沒說一聲,就突然的退出了我們的群組。洪東信只在臉書Messenger中開口說了一句,我們是同學呀!從此從未再做回應。黃一德疑似在工研院,同樣沒有任何聯絡資訊,就寫封email到該單位,但也未見回覆!幾乎要放棄時,想起一位國中同學彭永權也在工研院,就請他從工研院內部幫忙連絡而終於確認就是我們班的黃一德!但是黃一德沒有智慧型手機、也從不上社交媒體,就只能單向的跟他連絡了。


而尋人的方式尚不只僅於此,其他還嚐試過的方式,諸如以管理員身份PO文置頂到臉書『新竹中學FB聯盟』、以及大學同年畢業的『東海大學1981畢業』等社團,另外也建立了一個網站『竹中1977.HCHS1977』(hchs.artcity.com.tw),也都成效不大!從無到有,至此,暫告一段落。也許,回收還在未來!


這段時間,短短兩三週,當我們邁過15人的門檻時,我們隨即跟總召謝燕村報備。初春三月,謝燕村公佈最後的結果,撇開直攻第二輪的高級班,我們班竟然在首輪中,以最短的時間、最快的速度邁過了15人的門檻而榮登冠軍,並榮獲兩瓶紅酒。魏廷僖即代表本班從謝燕村的手上接下了這兩瓶紅酒。


等紅酒開時,就是我們重聚時。

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 ※

● 未來無線好


四十年再回首,驚嘆時代轉得太快!還記得我們當年的理化實驗是如何的度過?印象中,總是費盡心力,把數據給拼湊出來!近年來,漸漸的,訊號的數位化漸普遍,讓訊號的記錄成為連續性、數位化的數值,能夠真實的呈現每一瞬間的速度改變、力的大小、或者是酸鹼值的升降!也讓捲紙的記錄由類比轉化成數位而能夠儲存到電腦裡面,可儲存、可重播、可編輯、可分析。這種種優點帶來的是,實驗的數據變得很容易取得而且是準確的!老師與學生都可以花比較多的時間去思考、去設計、去變化實驗的過程,回過頭來驗證其原理、或者引發新的討論。


近兩年,為了找回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究能力,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綱正在朝向加強學生『探究與實作』的能力!希望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,並橫跨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科等各學門領域,培養學生發現問題、認識問題、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而就在同一時間,實驗教具也逐步朝向以無線的感應器來發展,沒有環境的束縛、也方便隨身攜帶,再配合跨平台的界面,包括電腦、平板、手機,都可以做到即時的連線、又或者是事後再來擷取數據與分析資料。這種種改變讓科學創意,盡可無限地發想!像是風力發電的效率?雲霄飛車的加速度?冰與水的共溶時間?車內溫度的變化?彈簧的受力?為什麼水果是酸的?種子也會呼吸?當檸檬酸遇上小蘇打?衝天炮的推進力?哪裡光害最嚴重?茶葉好在哪裡?是誰改變了季節?凡此種種,由生活化、趣味化,帶動學習的動機!或可引領科學美夢,在趣味中萌芽。讓自己的觸角也有了各種不同的延伸與探觸的可能,進而發現到自己的潛能與新天地。


人生至此,除了游過、唱過、畫過,不枉也學過了!